找到相关内容709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泰·锡度仁波切:修行之道(1)

    不为他人所知。只是觉得羞愧和有罪将会造成一种绝望的情境,而佛法乃是要我们利用羞愧和有罪感发展出自信,相信自己有永不再犯同样过错的能力。知己之过,我们就要忏悔,把坚强、清净的心念说出来。这是处理羞愧...内心。然后我们献上一种供养来象征这一坚定的誓约,那就是献上自己的一点头发来作为供养的象征,因为我们身体上最重要的部分是头,而又位于头顶上。献上一撮我们的头发于佛翕之前,即表示把我们的身行、曰语和意念...

    泰·锡度仁波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1444559.html
  • 试论敦煌佛教愿文的类型

    须想彻忏悔诸罪,及增长之心,方堪受戒。若不心而受戒者,犹如覆钵承水无所容纳。如世嫌谷响须止自声,厌苦须断恶。当知大圣灭没,经历多岁,诸大菩萨茫荡,希现世间斯。则佛日潜辉,三乘道塞,魔军炽盛,欲贼...例如“重 22 no 8421”(节选),文曰:  我今至诚誓愿,从今生死尽后际。  常愿不逢恶知识,亦愿不遇恶因缘。  设当逢遇愿不随,决定不谤佛正法。  亦不恼乱出家人,勿令我受长夜苦。  ...

    陈晓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0844698.html
  •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(四)

    所造的种种罪障,一一,痛加忏悔,决心改过。好比病人犯了绝症,急求离病一样。 ㈡依止力 修行人要念念皈依上师三宝,须臾不离,以上师三宝为真实救护处;又应广大菩提心,誓愿学习诸大菩萨的广大心行,...慈悲教化 修学佛法,从初心到佛地的过程中,每个人都会遭遇种种不同的障碍。如果不是心正确,和通达佛理的人,是很难突破这种难关的。 这些障碍中,最可怕的是:魔现佛身,指导不正确的见解,设法引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2044725.html
  •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1-1

    为业。年四十岁时痛悔前非,自己思惟只有出家,才可解除此杀业。于是在他居住之县城的海音寺剃发出家。不久之后,受具足戒,担任‘监院’的职事。平日诵经念佛,忏悔,其功德皆回向净土,至诚恳切努力精进地修行...娑婆界 稳坐紫金莲 弥陀及心土 非一亦非二  若能如是解 决定入无生 我今辑斯录 普劝诸有情  愿见者闻者 悉菩提心 修诸福善业 回向无上觉  仰祈三宝力 冥熏而加护 令我及众生 同生极乐国 ...

    胡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845068.html
  • 弘一大师: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(宗体篇)[1]

    经并令先悔。涅槃云、露诸恶、从生死际所作诸恶悉皆、至无至处。 必论设忏、随时诵习。亦得通用。” 资持释云“初叙意。但使未归三宝皆名信邪。随顺生死皆名邪业。 阿含下引示。...二章 戒体—受随同   第二门第三章 戒体—缘境宽狭   第二门第四章 戒体—戒数量   第三门 戒行   第四门 戒相  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例言 ...

    弘一大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弘一大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4345105.html
  • 中国僧伽行持

    分享自己结夏期间的修学心得,同时自己举出须检讨改进之处,也请求同修者提出见、闻、疑等建议,故曰「自恣日」。经过真诚的,众僧烦恼涤除、身心清净,佛陀自然欢喜。每位僧人的戒腊又称夏腊,因结夏解夏而增长了...薰修希胜进]  印度气候炎热,初期佛教僧人平日是四处游行,或在树下、地、阿兰若独自修行,只在雨季时期,才营建草屋定处安居。  佛教传入中国后,僧人们过的是寺院生活,虽有不属固定的寺院,四处行脚参学的游方僧...

    香光庄严季刊编辑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445511.html
  • 《观经四帖疏》纲要(2)

    称名乃是名号的全体显现,信心的自然。昙鸾祖师说“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”,亦即往生之业因在十念一念之信心即已完成决定,此古德亦谓之“平生业成”。  此“不问罪福多少,劝专念佛名”之文,正显示弥陀本愿...在此伫候十劫。  在这三学不成,三毒难断的当下,闻到了直来的悲唤,于是大安心大满足地行走白道,过著生活即信心,信心即念佛的日子。  又,行走于白道的行者终于闻到弥陀唤声而获救,推其因也要归功于释尊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4745947.html
  • 密宗法义精要(1)

    。七、受戒不护,破犯无惭。八、破犯密戒,不忏悔。 如是当知,须具足十圆满,离开八无暇等,方为难得之人身,当时时观察思维,如已圆满远离,应生欣幸,精进修学,即身成办,若未离开,当清净三门,励令...皈依上师三宝 1、 生信 2、 皈依心 3、 皈依境 4、 归依之后应依止上师修学 5、 皈依上师三宝的功德八、 菩提心 1、 四无量心 2...

    法尊法师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5945974.html
  • 慧能禅宗思想的三个问题

    不在于一定要去想念什.或不想念什.。后来的禅宗正是沿著慧能指引的这个方向,运用拳击、棒打、喝叫之类的激烈动作来激发学人对自身灵性的醒悟。对他们来说,只要能使灵性,任何活动都是禅,而禅法的模式化恰恰...如同灯和光的关系,灯是本体,光是作用,当入定之时已经有慧观,当慧观之时已经入定,这就叫作定慧等。按照传统禅法的要求,禅定修习的过程一般是由定慧,即首先集中精神,然后再作观想,这样就使禅定修习成.一种...

    刑东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1746114.html
  • 华严法界观缘起观的超越意义—一项“拟世界观”的建构

    证悟之旨趣或旨归的主体性阐扬之活动始终相即相应。  不过,佛教之看待“主体性”,显然是从多重角度、多元视野与多向度的思维模式切入,且其中充满各种方便法门——包括“能入之智”与“所入之理”,以及在“智...若吾人以法界为真理之场域,则因缘生灭之为事相,乃不离相的“起即不起,不起而起”的性空之理所衍所彰显者。  如慧润在〈华严法界观法的构造及其特质〉一文中所断言“性起观之确立为佛性义,实为法藏华严哲学的...

    叶海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1946119.html